服务热线
159222230871949年11月,上海国际饭店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盗窃案。一个装有特制防弹钢板的警卫皮包在陈毅市长接待波兰贵宾时被盗,引发军警大规模搜查。
这个由苏联秘密制造的防弹钢板事关重要首长安全,其制造工艺和配方都被列为最高机密。案件惊动上海市委,潘汉年副市长亲自过问,要求立即严查。经过专案组缜密侦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竟是一个芬兰游客趁警卫吃饭时顺手牵羊,将皮包偷走。
他本以为皮包里装有贵重物品,打开后发现只是一块钢板,便将钢板藏在床底,打算带走精美的皮包。这起看似普通的盗窃案,却牵动了整个上海政坛的神经。
1949年5月,上海这座东方明珠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陈毅将军接过上海市长的重担,面对的却是一座百废待兴的城市。在溃逃前大肆破坏,留下了数不清的暗桩特务,更将他们的第一道锋芒直指这位新任市长。
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早晨。陈毅正在批阅文件,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引起了他的注意。信封里静静躺着一颗黄澄澄的子弹,分明是赤裸裸的威胁。警卫员们的脸色瞬间凝重,但陈毅却笑着将子弹放在桌上:"千军万马都闯过来了,还怕这一颗小小的子弹?"
威胁确实不止于此。据后来的资料显示,军统局长毛人凤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收到蒋介石两份密令,要求不顾一切代价除掉陈毅。军统苏浙特别站站长封企曾奉命部署了28名精锐杀手,准备了炸弹、等各类暗杀工具,妄图一举得手。所幸陈毅的警卫们个个警觉机敏,一次次化解了这些阴谋。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央最关心的就是首长的安全问题。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一位苏联顾问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建议:为中国领导人特制一批性能优异的防弹钢板。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采纳。
苏联方面对这项任务格外的重视。他们选派了最优秀的专家,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严格保密地进行研制。每一块钢板都经过了严格的实弹测试,在规定距离内、冲锋枪反复射击,确保万无一失。更让人称奇的是,为了确认和保证技术不外泄,制作完成后,工厂当即销毁了所有有关的资料,就连边角料也被熔化在普通钢水中。
这批神秘的防弹钢板运抵上海后,被装进了特制的黑色牛皮公文包。表面上看,这些皮包精致考究,但真正的价值在于里面那块貌不惊人的钢板。依规定,陈毅每次出行,身边的警卫都要携带这种特制皮包。如遇紧急状况,警卫员能马上用皮包中的钢板保护首长要害部位。
这种独特的警卫方式很快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人们总能看到陈毅周围簇拥着几名警卫,人手一个精致的黑色皮包。路人们不会想到,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皮包,为新中国的领导人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
1949年10月,陈毅参加完开国大典返回上海,立即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11月初,周恩来总理来电,通知上海市政府做好接待波兰科学界友好代表团的准备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接待的重要外宾之一,由此可见中央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11月8日这天,阳光明媚,上海国际饭店内一派忙碌景象。陈毅带着两名警卫赵根友和邹为朋如约而至。按照惯例,这种非公开场合只需要两名警卫即可,但每人必须贴身携带那个特制的警卫皮包。两位警卫都是从华野九纵选拔而来的精兵强将,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副班长,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当陈毅走进宴会厅后,宾主寒暄,气氛融洽。此时淞沪警备司令部和上海市公安局的已经接管了现场的安保工作,赵根友和邹为朋便在门外警戒。到了午饭时间,葛福宽等两名警卫前来交接班,让他们去楼下餐厅用餐。
国际饭店的员工餐厅设在宴会厅的下一层,是自助餐形式。因为用餐的人多,餐厅显得有些拥挤。邹为朋在走廊上遇到了在华东军区当警卫排长的表哥,两人便驻足叙旧。而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赵根友,找了个座位就把皮包往椅子上一放,便急匆匆地去打饭了。
这一切本该是再平常不过的交接班和用餐,谁知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酿成了一个严重的安全事故。当赵根友端着餐盘回来时,那个装有特制防弹钢板的皮包竟然不翼而飞了。
赵根友顿时慌了神,顾不上填饱肚子,在餐厅里来回寻找。这时,他遇到了同在执勤的市公安局警卫处干事老王。老王看他满头大汗的样子,便问起缘由。当得知是皮包不见了,老王却说看见小孙拿着一个皮包上楼去了。
小孙是和赵根友同在陈毅警卫班的战友,赵根友想着或许是小孙看见皮包无人看管,便帮忙拿走了。这一想法让他稍稍安心,于是就着急忙慌地吃完了饭。然而,当他找到小孙询问时,却得知小孙拿的是自己的皮包。
这下赵根友彻底慌了,和邹为朋一起在饭店内外翻找了好几遍,始终不见皮包踪影。直到司机在外面等得不耐烦,打电话催促,他们才不得不向副班长葛福宽报告了这一情况。
起初葛福宽并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只是叮嘱赵根友继续寻找,让邹为朋先回市政府休息。直到宴会结束,皮包依然下落不明,赵根友只好硬着头皮向警卫参谋汇报。警卫参谋一听此事,脸色顿时大变,声色俱厉地训斥了赵根友一顿。
“警卫皮包”被盗案,一开始似乎只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件,但它背后的复杂性与多方势力的交织,使得这起案件在上海解放后的政治风云中,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
案件发生后,上海市委迅速做出一定的反应,甚至军方也介入了调查。军方派出了两名高级军官,其中副组长郭俊峰带领的专案组,迅速展开了调查工作。
很快,专案组的调查重点锁定在了饭店的维修工程师程阿根身上。程阿根的表现十分可疑:宴会进行时,他被派去维修电梯,修完后按理应当迅速离开,但有人目击到他在饭店停留了超过半个小时。面对警方的审问,程阿根极力辩解,甚至出示了润滑油购买的发票,但这并未能平息专案组的疑虑。
调查进入了瓶颈,专案组不得不将重点转向外来宾客。所有的外国人和宴会宾客都在监控下有过详细登记,尤其是当天在场的芬兰旅游团的成员,经过排查,专案组确认,他们在案发时全体都在虹口公园游玩,完全不可能参与盗窃。
最终,唯一可能有问题的,是在饭店登记住宿的鲍正民,鲍正民在战时曾为军统的特工,负责蒋介石政府的情报工作。
鲍正民的行踪再次引发了专案组的深思,他的住址和与法华镇茶馆老板刘三宝的联系,以及他的“出差”名义,都使得这个看似普通的商人充满了可疑。
一次偶然的事件改变了这一切,国际饭店一位客人向工作人员求助,称自己项链掉入床头的缝隙无法取出。两名服务员帮她移开床后,经验比较丰富的一位服务员注意到床底有一块用报纸包裹的钢板。这让他联想到近期失窃的“警卫皮包”。经检查,专案组确认,这块钢板正是赵根友警卫员用来保护皮包的物品,皮包原本藏匿在其中。
通过进一步追查,专案组发现,皮包的真正盗贼竟是芬兰旅游团成员之一的哈默尔。他在案发当天因身体不适未与团员一起游玩,而在闲逛过程中偶然发现了陈毅警卫的皮包。出于财迷心窍,他趁机盗取了皮包,将其藏在床下,结果被钢板替代。
经过审讯,哈默尔坦白了自己的盗窃过程,承认虽然自己以前有过盗窃前科,但已经多年未犯,没想到一时贪念控制了自己。他的供述让案件真相浮出水面,但由于他所涉的盗窃手法专业,专案组认为他显然并非初犯。因此,尽管哈默尔的行为看似简单,背后却有着更复杂的动机和背景。
最终,“警卫皮包”案件成功侦破,哈默尔被依法移交处理。专案组虽然侦破了案件,却也意识到,这样一起盗窃案竟牵扯出如此多的历史背景与政治因素,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案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它所揭示的许多复杂背景和历史联系,依然让人不禁深思。
© 2016-2018 乐虎平台官网入口网址_乐虎官网手机网页 版权所有
备案号:津ICP备14003658号-23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