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9222230872023年,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新当选院士10人,他们是(以姓氏拼音为序):
冯志海,男,1965年出生,浙江绍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获得航天创新奖。
冯志海1986 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1989 年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复合材料硕士学位,后获中南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自1986 年一直在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下属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学习和工作。 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志海致力于航天防热复合材料技术和碳纤维国产化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 项、国防一等奖4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出版著(译)作2 部,发表科技论文21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 余项。
高雄厚,男,汉族,1963年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5年被聘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2021年9月当选中国化工学会会士。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雄厚长期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的研发工作。作为学术带头人,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化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成果18项,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收录13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6项,授权25项,其中80%以上实现了产业化。开发出的4大系列19个牌号的催化剂新产品,累计加工重油2亿吨,为我国清洁油品生产、重油高效转化、高的附加价值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升了我国炼油催化剂的国际影响力。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甘肃省科技功臣、全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中国石油杰出科技工作人员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
韩恩厚,1961年8月生,党员,籍贯山西河曲 ,材料腐蚀防护专家 ,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长 ,广东省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长聘二级教授。
韩恩厚于1982年获得东北工学院学士学位;1985年12月获得东北工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12月获得东北工学院博士学位;1993年3月—1995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副研究员;1995年3月—1998年4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1998年—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1998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1999年6月—2003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党委副书记;1999年6月—2007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 ;2003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06年1月—2023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4年5月—2021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 ;2020年3月任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研究员;2023年1月任广东省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3月任华南理工大学长聘二级教授 ,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恩厚主要是做腐蚀机理、耐腐蚀材料、腐蚀控制技术、工程结构与装备腐蚀服役安全评价与寿命评估研究与应用。研发出多种腐蚀控制与服役安全评价技术,已在核电、飞机、管道、电网、船舶、汽车等多领域应用。成就包括:一、建立了飞机和油气长输管道的环境服役寿命与安全性评价方法。二、发展了用于重大工程结构的高性能防腐蚀系列技术。三、建设了极端高温度高压力水试验条件,提升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能力。
黄辉,1961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博士生导师。
黄辉1982年毕业于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工作。1999年9月~2002年7月攻读北京理工大学兵器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7月获得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自2003年12月起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所长,中物院研究生部博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2023年3月,获何梁何利基金与科学奖。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日平,1963年11月2日生,汉族,党员,亚稳材料制备与服役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燕山大学教授,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主任。
刘日平于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重庆大学,毕业后获得铸造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获得铸造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7月任燕山大学材料专业讲师;1995年9月—1998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业后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10月—2000年3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宇航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深造;1999年9月任燕山大学材料专业教授;2000年3月—10月获得“ 欧洲基金”资助,在英国剑桥大学材料专业学习深造;2001年任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主任,3月遴选为燕山大学材料专业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聘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7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21年10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 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日平主要是做超常规条件下的亚稳材料制备与服役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块非晶合金、空间材料科学、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等。他提出了含亚稳相的材料设计新方法,发明了亚稳材料制备系列新技术,开发出十多种全新的特殊性能金属材料,解决了空间防护、飞行器传动机构等关键材料难题,并被大范围的应用在航天、核工业、化工、钢铁等领域。
吕剑,男,1963年12月出生,陕西定边人,党员,博士研究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专家、陕西省氟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兵器集团“氟碳氮活性小分子催化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吕剑毕业于延安大学。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国务院“享受政府特贴专家”、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中国发明协会“当代发明家”、“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等荣誉。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吕剑长期致力于有机化工领域中专用化学品的催化合成研究工作,他领军的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计划、国防重大专项、国家重大专项等20多项,在含氟化学品、含氮化学品、高能燃料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开发并形成了8类12个系列成套技术,均实现了转化和应用,解决了我国武器装备急需高能燃料、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迫切地需要环保氟代烃合成技术的难题,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申请发明专利177件(其中7件为PCT专利)、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6件,发表学术论文146篇,SCI学术论文62篇。
张福成,男,汉族,1964年7月生,吉林蛟河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河北省委主委,华北理工大学校长。
张福成于1986年7月本科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89年5月硕士毕业于燕山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89年6月至2019年4月任教于燕山大学;1993年6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4月任华北理工大学校长;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福成主要是做先进钢铁材料冶金与加工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方向为耐磨材料、贝氏体钢;他发明难焊高锰钢辙叉焊接用钢及焊接技术,解决了中国铁路发展中一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实现中国高速、重载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跨越创造了条件;发明铁路辙叉用新型高锰钢冶金全流程技术,制造出洁净、致密、均质、纳米孪晶高锰钢,使辙叉服役稳定、长寿,为中国铁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了保障;发明系列贝氏体新钢种及其冶金系统技术,解决了贝氏体相变周期长、性能不稳定以及超大尺寸轴承均质化的技术难题,推动了贝氏体钢应用技术的发展。
赵跃民,男,1961年9月生,河南漯河市人,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赵跃民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焦作矿业学院矿山机械专业读本科。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副主任、能源化工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兼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2001年被美国肯塔基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矿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等。
赵跃民长期致力于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在干法选煤和筛分技术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建立了潮湿细粒物料弹性筛分理论,开发了琴弦概率筛、新型弛张筛等筛分设备,并在我国煤矿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先后主持和参加了30多项科研课题,获7项国家专利。
赵中伟,男,1966年9月生,河北永年人,党员,博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无污染冶金研究所所长、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钨及硬质合金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湖南省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赵中伟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并获学士(1989)、硕士(1992)、博士(1995)学位;1997年,获聘中南工业大学副教授;1998-2000年,由教育部公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获聘中南大学教授;2005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7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2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2年,担任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中伟科研团队以“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包括白钨矿分解新工艺、高浓度离子交换、共生钨钼分离及短流程深度除杂等整套关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我国难冶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问题,为我国钨资源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满足了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需求,为我国的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赵中伟是世界“钨”脊的攀登者。由他提出关键技术构思,开发出“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砷、锡、锑新工艺”,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外冶金界的“钨/钼分离”技术难题。
上一篇: 宝鸡高锰钢让三位市委书记市长分外重视
下一篇: 新一代零碳LNG运输船推出
© 2016-2018 乐虎平台官网入口网址_乐虎官网手机网页 版权所有
备案号:津ICP备14003658号-23
关注我们